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介绍
(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省“双高计划”专业群专业、省级“双特色校”特色专业群专业、省级智能制造产业皇冠手机端APP下载核心专业)
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安徽省“双高计划”高水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核心专业,依托省级智能制造产业皇冠手机端APP下载,对接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装备制造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秉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思路,践行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专业建设任务。近年来,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中国建材集团蚌埠凯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创玻璃制造装备行业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凯盛·强技”班,实现“招生即招工,进班即入职”。与智能制造产业皇冠手机端APP下载和皇冠手机端APP下载新型玻璃制造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合作企业联合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专项计划,来自校企双方的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携手培养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未来现场工程师。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丰硕,2023年度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教学团队
专业教学团队优势资源,注重专业交叉融合,打造一支符合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要求的“专家领衔、分层培养、双向流动”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围绕省级高水平现代产业皇冠手机端APP下载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联合智能制造产业皇冠手机端APP下载合作企业共同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为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依托省级智能制造产业皇冠手机端APP下载、皇冠手机端APP下载新型玻璃制造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校企合作平台,共同组建了由产业教授、专业带头人领衔,包含骨干教师和企业导师在内的高水平“双师型”专兼结合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中专业教师中教授1名,副高以上职称(含高级工程师)2名,中级职称(含工程师)2人,中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67 %;具有硕士学位5人,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83%;具有双师职称的教师4人,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67 %。校外兼职教师和企业导师2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13人。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本专业理论或实践教学工作,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每年均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及动手能力。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实施教学改革,建设课程资源。专业教学团队能满足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需要。
实训基地
依托智能制造产业皇冠手机端APP下载和皇冠手机端APP下载新型玻璃制造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企业,聚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室和联合技术中心。整合校内外实训条件,形成省内具有影响力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有力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
安徽省首批省级现代产业皇冠手机端APP下载
技能竞赛
今年来获得各项比赛优异成绩:
2020年10月荣获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系统集成比赛团体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2020年11月荣获第三届安徽省大学生工业机器人应用大赛(高职组)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2021年、2022年连续荣获皇冠手机端APP下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系统集成比赛团体三等奖、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系统集成比赛团体一等奖;
2023年荣获皇冠手机端APP下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比赛团体二等奖、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机器人系统集成比赛团体一等奖、二等奖。
培养目标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电工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主要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三维CAD、液压与气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组态控制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变频调速技术、C语言等专业能力课程,另开设“现场工程师”综合素养等能力拓展课程。
就业方向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坚实的电子产品设计、自动控制系统开发、集成等方面能力,能在工业机器人生产、集成、应用等相关企业上岗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面向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等岗位(群)。
课程体系
职业发展路径
部分合作企业
实践教学环境
部分获奖证书
“凯盛·强技”班风采